珠峰归属权:尼泊尔狮子大开口,毛主席一句话让他们哑口无言
珠峰归属权:尼泊尔狮子大开口,毛主席一句话让他们哑口无言
说起珠穆朗玛峰,现在大伙儿都晓得,那是中尼两国友谊的象征。可时间往前倒个几十年,为了这世界第一高峰到底该算谁家的,咱们跟尼泊尔当年可是差点闹掰了。
那会儿新中国刚站稳脚跟,正跟邻居们一个个地划定边界,勘定国界线。跟谁家都好说,唯独到了尼泊尔这儿,珠峰成了一个大疙瘩。
尼泊尔那边,心里头挺有底气。他们手上捏着两张牌,一张是历史牌,说英国人当年画的地图上,珠峰就在他们那边;另一张是实力牌,说人家有登山家从南坡上去了,你们中国人连北坡的边儿都没摸过,凭什么来分一杯羹?
当时国际上的气氛也挺微妙。印度在旁边没少煽风点火,西方的一些媒体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一个劲儿地嚷嚷,把尼泊尔国内的情绪给拱得老高。他们觉得,整个珠峰,从山脚到山顶,都该是“萨加玛塔”,是他们尼泊尔的神山。
这事儿就这么僵着,直到1960年3月,尼泊尔的首相柯伊拉腊跑到中国来访问。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了他,老人家那会儿气定神闲,听着柯伊拉腊滔滔不绝地陈述珠峰必须完全归属尼泊尔的理由。
等柯伊拉腊说完了,满心以为会是一场激烈的争辩。谁知道,毛主席抽了口烟,慢悠悠地开了口,话一出来,直接把对方给说愣了。
他没直接反驳,反倒是顺着对方的话说:“你们想要整个山峰?行啊。不过,我倒觉得可以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。”他提议,山峰嘛,一人一半,山顶作为界碑,咱们两家共同拥有。名字都可以改,干脆叫“中尼友谊峰”,多好听。
这话听着是让步,实际上是把一个死结给盘活了。柯伊拉腊当场没法反驳,只能点头说原则上同意。可谁想到,他一回到加德满都,立马就变了卦,在媒体上大肆宣扬,说中国对他们“提出了领土要求”,一下子就把国内的民族情绪给点爆了。
这下轮到周总理出马了。周总理这个人,办事向来是刚柔并济。他跟尼泊尔方面提了一个条件,一个在他们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条件。
总理说,既然你们不相信我们对北坡拥有主权,那这样,只要我们中国的登山队能从北坡登顶,那咱们就按毛主席说的方案来办,山峰一人一半。
尼泊尔人一听,心里乐开了花。要知道,珠峰北坡那条路,在国际登山界被叫做“死亡路线”,气候恶劣,地形复杂,几乎没人敢尝试。他们断定,刚成立没几年的新中国,绝对没这个能耐。于是,他们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这个“赌局”。
他们万万没想到,中国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是刻在基因里的。国家一声令下,一支由王富洲、贡布和屈银华等人组成的登山队迅速集结,目标直指珠峰北坡。
那次攀登,简直就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史诗。队员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,冒着生命危险,一步步向上挪。尤其是最后冲顶的阶段,氧气耗尽,天色已黑,完全是靠着意志力在支撑。队员屈银华的登山靴都丢了,硬是穿着几层袜子爬完了最后的路程,双脚因此严重冻伤,后来不得不截肢。
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,王富洲、贡布、屈银华三名勇士,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之巅。他们还在峰顶留下了一尊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,以此向世界宣告,中国人,从北坡上来了!
由于是摸黑登顶,没能拍下清晰的峰顶照片,这成了后来尼泊尔和西方世界质疑的借口。但我们带回了峰顶的岩石标本,这是独一无二的铁证。
消息传出,世界震惊。尼泊尔那边彻底傻眼了,之前的所有借口,在这次英雄壮举面前,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到了第二年,也就是1961年的10月,中尼两国正式签署了边界条约。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: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归中国,南坡归尼泊尔,峰顶那条线,就是两国的国界线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签字前,尼泊尔那边还有人想耍赖,说你们登顶没照片,证据不足。咱们的外交人员也不含糊,直接把登山队员采集的岩石标本和详尽的登顶报告拍在了桌子上。科学证据面前,再多的狡辩也没用了。
回过头来看这件事,不得不佩服老一辈领导人的大智慧。面对领土争端,不是一味地强硬对抗,也不是无原则地退让。毛主席那个“一人一半”的提议,既维护了国家主权,又给了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,这是政治上的阳谋,让你没法拒绝。
而周总理那个“登顶为证”的提议,更是神来之笔。它巧妙地把一个外交难题,转化成了一个考验国家实力和民族精神的挑战。我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有能力、有资格拥有这半壁山河。
说到底,外交是国家实力的延伸。没有那支敢死拼命的登山队,再高明的谈判技巧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。正是因为我们既有“以理服人”的智慧,又有“以力正名”的勇气,才最终赢得了这场关于世界之巅的博弈。这事儿办得,漂亮!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3434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