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数万朝鲜工人赴俄,引发法治热点关注!”
“数万朝鲜工人赴俄,引发法治热点关注!”
你以为“996”已经够狠了?那是因为你还没见过“朝鲜版地狱工厂”!每月工资交了八成还不够,切西瓜的刀竟用来“切人生”!这些朝鲜工人在俄罗斯干的是工作,还是“绝地求生”?
凌晨四点,冷得连呼出的白气都冻住了。当工人金哲焕从铁架床上弹起来,他上班的打卡方式不是手机APP,而是旁边工头的一记皮靴警告。被当成“永动机”的他和工友们一天搬运十二吨钢筋,工作强度直逼一场大逃杀。这不是惊悚小说,而是真实发生在俄罗斯的“朝鲜劳工现象”。
我们来捋一捋这背后的“资本合谋游戏”。
劳动or囚禁?
在俄罗斯,超过五万名朝鲜工人正在从事着从建筑到伐木的“体力极限挑战”。但他们不仅像机器一样工作,还得接受几近苛刻的监控管理。出工带队,回工围墙,吃住集装箱,这些工人在铁丝网和探照灯下生活,电子设备被收缴,“外界禁区”的设定就像一场大型“真人禁闭实验”。还有连坐制度一个人逃跑,全组人扣工资,更有家人被牵连的惨痛后果。朝鲜工人们,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像一场没有尽头的生存游戏。
工资去哪儿了?
这钱挣得更是让人泪目。6000块人民币的月薪,不到十分之一能落到自己手里!剩下的钱被扣作“忠诚金”“食宿费”“管理费”等大义名分,据说最终都流进了平壤的“外汇池”,换成导弹、武器,甚至用作军工研发。这波“打工人养军工”的操作,听起来让人五味杂陈。敢情人出卖了青春,却只养肥了国家机器?
再说俄罗斯企业,喜得一个高性价比劳动力。这些不罢工、不闹事、全年无休的“廉价工人”仅仅耗费三分之一的本地人工成本,老板伊万诺夫抽着雪茄,日子过得甭提多滋润了。甚至有俄方指挥官直言“比扫雷犬还便宜。”
人性与代价
更让人细思极恐的,是这些工人们的退路几乎被堵死。逃跑?家人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在朝鲜;留下?命在这里只值两百刀;哪怕冒死越狱,天寒地冻的密林也对逃亡者敞开绝地求生模式。一边是制度深渊,一边是自然炼狱,他们唯一能做的,似乎就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。
反差式
当我们还在纠结外卖小哥晚到两分钟,或者对“躺平”文化感到嗤之以鼻时,有人却在零下几十度的俄罗斯密林,为了两百刀的工资被迫与自然、人性和命运搏杀。那些起吊着朝鲜工人的起重机,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我们一次次起吊的欲望和生活?
下次打开外卖盒,你会不会想起某些人,连盒饭的自由都没有。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3558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