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马坚持培养年轻人,花钱精打细算,卖人还能赚利润
凌晨的伯纳乌,夜色渐深,球场的灯光还没彻底熄灭,球员们训练结束,一个个背影消失在通道尽头。安静之下,外面地铁口早已没有拥挤的人群,星光碎了一地。这是世界第一豪门的主场,没什么是永恒不变的,但有一样东西总在——皇马对年轻球员的执着,从没停下脚步。
花钱大手笔,其实都是传说。银河战舰时代被记得太久,齐达内、贝克汉姆、卡卡,摆出来吓一跳,可有谁会细细看帕文。他们老说“齐达内+帕文”,意思很明白,顶级球星加青训或者年轻人,混起来,就是皇马公式。外面看似挥金如土,细算账才发现很抠门。巴黎抢姆巴佩,皇马等到合约到期才要免签,弗洛伦蒂诺从来不愿做冤大头。
可是在给年轻人付出,皇马手一点都不软。20年一晃过去,想想这些年,瓦拉内、卡塞米罗、伊斯科、阿森西奥、巴尔韦德、维尼修斯、罗德里戈、贝林厄姆……全世界各地挖的苗子,在伯纳乌慢慢生根。当年瓦拉内从里尔来,才18岁,转会费1100万,还不到如今贝林厄姆三分之一。卡塞米罗先租后买,也没花几多钱。等到他们转会去曼联,总计卖出超1亿欧的纯利润,说白了,稳赚。没人觉得亏。
巴萨培育拉玛西亚,填满一队半队的菜鸟,皇马绕开这些繁琐,只要全欧洲、南美、亚洲找天赋,看到对路的,果断出手。2011年到2015年一拨苗子,皇马花的钱够精细,最后换回来欧冠、联赛、世俱杯一堆荣誉,还带来不少转会分红。伊斯科从马拉加走出来时正是黄金年龄,阿森西奥转会费区区数百万欧,却能在欧冠关键场次闪光,绝杀、助攻,是队史欧战擒尤文图斯和曼联的关键。
有些人始终只能是遗珠,比如厄德高、久保健英,技术精湛,都转了一圈没能最后留队,其实成长路上还是带着皇马印记。厄德高后面在阿森纳成为英超一线中场,久保健英带领皇家社会闯进欧战,哪怕不穿白衫出场,也让皇马账面上多了转会收入,和一份底气。有人会说是不是浪费,可真要细算,每一个被买下没成主力的少年,转出去都能收回成本,有的甚至翻好几倍。
2016年之后这个套路还在延续。巴尔韦德先从佩纳罗尔到队B队,再一点点成为主力,能踢边、踢中路,都能顶得上。巴西双子星维尼修斯、罗德里戈,操作早,出手快,分别在18岁左右就完成转会,花费肯定不算极低,可谁能想到维尼修斯会在欧冠决赛进绝杀球,谁能想到罗德里戈关键时刻替补登场就是两球。有些赛季冠军奖杯都要记上他们的名字。
迪亚斯从曼城回购,花的钱只是曼城卖出时转会费的一半,场上作用不能忽略。偶尔买来没兑现天赋的,例如马里亚诺、塞巴略斯、巴列霍,转会费根本就不高,卖出去还能倒点小利润。卢卡斯·巴斯克斯做个工具人,主力替补都能用,工资也不高,用着顺手。
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,这套模式还在加速。卡马文加、居勒尔先后加入,年龄都很小,早早扔进一线队练兵,比赛里能上场一分钟,就是成长。而贝林厄姆,从多特蒙德签下,转会费看似高,其实21岁的年龄加上马上撑起中场的一派气质,数据全拿在手里,进球、助攻、跑动、关键球,样样出色。横向对比,巴黎三亿花在内马尔、姆巴佩、科斯塔身上,有几个人最终留队、状态起伏不定,皇马低调地完成了“投资回报最大化”。
夏季买下的马斯坦托诺,年纪刚过20,预定新中锋储备。每一次引进,几乎都奔着球队未来核心去的。就算偶尔押错宝,比如雷尼尔,还真不亏钱,外租甘愿继续等待,等他成熟再论。社交平台上,总有人在争论“皇马是不是球星从天上掉下来”,真要翻看名单,这批青涩面孔进一线队之前,都是被皇马耐心培养、层层过关斩将,像马塞洛、卡瓦哈尔这样的老将,也是年轻时就被带到伯纳乌,在二队锻炼好了再推上来。
每当转会窗口闹得沸沸扬扬,外界总盯着皇马今天要抢谁,被哪家天价挖人。实际操作下来,调性没变,依然是提前布局,花有限的钱,买无限的潜力。比赛场上,眼神最亮的是主帅,安切洛蒂喜欢用敢拼、能跑的90后、00后,不喜欢大牌年纪大又没状态的。数据统计,近十年欧冠八强里,皇马平均年龄总低于大多数对手,首发阵容容纳的年轻人比例持续上涨。这个赛季,场场至少三名22岁以下球员首发,同期五大联赛只有阿森纳能和皇马媲美。
培训体系不是一味依赖本地青训,转而用全球网络,全世界从法国、巴西、乌拉圭、英格兰一线城市找人。西甲对外援政策宽松,也是策略基础。年轻人初到球队,比赛磨炼期不会太长,训练节奏快,轮换大胆。主力老化,比如莫德里奇、克罗斯逐步减少出场,阿森西奥、巴尔韦德、贝林厄姆们自然就扛起大梁。转会收入方面,瓦拉内+卡塞米罗卖出超1亿,厄德高、洛伦特等边缘人物加起来也有五六千万收入,再加上每年青训球员外租、转出的分成,皇马光靠“押年轻人”一项,一年营收不低于6000万。
天赋和后劲,比赛当口最能体现。欧冠决赛现场,维尼修斯带球奔袭,巴尔韦德肋部穿插,罗德里戈替补上场立刻改变风向,这种活力、冲劲,是投资老将得不到的回报。主帅换了几拨,新人却没间断。外盘赔率一度看好皇马不是最热,但阵容名单里年轻人多,意外发生概率低,伤病来了也能有足够板凳席做保障。
牛逼之处还在于战略定力。俱乐部高层基本不受外界舆论左右,该耐心就耐心。姆巴佩一直没成交,没急着犯错。引援时即战力与成长潜力兼顾,向球员许诺未来和工资,上场时间没法保证太多,可能进伯纳乌,就是最靠谱的免死金牌。队内氛围健康,薪资结构不塌,如今主力阵容,没什么大牌“毒瘤”,愿意为伯纳乌拼最狠的,九成都是曾经的青年才俊。
过分依赖巨星的队伍,易成一季流星。皇马押青年,成才率高得意想不到。百分比衡量,2010年至今,外引U21球员中,接近一半最终在队内打出30场以上,另有25%成为一线主力,这和五大联赛平均值对比,已是遥遥领先。有些荣誉堆积的球队阵容老化,青训断层,战绩下滑,皇马几乎没经历大震荡。
俱乐部运营层面,这种策略还保住了豪门底气。外面羡慕买巨星、刷大合同,内部精打细算,每一个青年的身价、工资都有规划。新赛季哪怕老板不掏钱买巨头,球队依然照常运转,成绩、收益、未来,三头并进。
伯纳乌的灯下,永远不会缺新面孔。这个机制没别的秘诀,就是稳定、耐心、识人、布局。皇马豪门底气,靠一次又一次的年轻投资,才变得无法被撼动。大家怎么看,这种策略是不是所有豪门的范本?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2697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