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候策略:把全世界的股票都买一遍,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!
最近谈论股票的人越来越多,往往新投资者喜欢做低价股票,而上半年又正好是小票行情,所以赚钱效应特别好。
数据上看,国证2000(小市值代表)今年的涨幅是12.9%,而上证50(大市值代表)则只有2%,差了11个点。
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,持有大市值股票今年的收益比较一般。
既然大小市值股票的行情会错配,有时候大市值涨小市值跌,有时候小市值涨大市值跌,那这种错配可能也存在于不同国家的股市上。
毕竟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,股票市场的收益也会千差万别。
于是我直接手搓了一个“全球候策略”,注意,不是桥水基金的“全天候策略”,人家的是“All-Weather Strategy”,咱的是“All Over The World Strategy”。
全天候是把资金分配到股票、债券、商品、黄金上,而如果把资金平均分到全球不同国家的股市上,收益情况会如何呢?
我跟踪了欧洲股市(包括纳指和德国DAX指数)和亚洲股市(印度、日经、恒生和沪深300)。
选择这些品种的原因,一方面是涵盖了全世界主要经济体,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,另一方面是这里面的外国股市都有对应的QDII跨境ETF基金,我们可以在股票账户里直接买卖。
在过去的20年里,如果我们每年平均分配资金到这6个股票指数上,每一年的收益情况如下图。
20年里,只有4年是亏损的,其余16年都是盈利,胜率达到80%,相当不错。
最高收益是2009年的53%,这是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跌的非常惨,所以第二年的反弹也很猛。
次高收益是2007年的45%,主要贡献是A股的大牛市,当年涨幅有161%。
最大亏损年份除了2008年以外,其次就是2011年,六个市场全部回调,平均亏损了17%。
如果我们在2006年投入100w资金,每年年初重新平均分配资金买入,到今天的总资产是467w,年化收益8%。
因为这里面我没有加入择时或者加减仓动作,所以8%的年化收益基本对应了过去100年(1900-2000年)的时间里,全世界股票的平均收益情况(7-9%)。
而如果我们加入一些择时操作,比如我们按照当年收益小于7%就加仓买入,第二年就盈利的概率是100%,可以显著增加收益。
相比而言,我觉得这个“全球候”的投资逻辑比“全天候”更稳固。
因为我文章里发过这个图,全天候和沪深300对比中,只有最近3年时间是获胜的,除此之外的年份并没有多大优势,而获胜的主要原因是黄金大涨和A股大跌。
但是股票如果反转,黄金如果不涨,那全天候策略还有优势吗?
毫无疑问,全天候策略是绝对可以赚钱的,但它和沪深300最近几年的超额收益是否有过拟合的情况呢?
我表示怀疑,这也是为什么我并没有在黄金上配置很大资金。
。。。。。。
最近一个半月我的组合收益是8.6%,最大回撤1.8%,今天股市回调,如果有机会大跌的话,会按计划继续加仓!
完毕!(文中所有投资相关内容,均只供本人研究学习,不构成投资建议!)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1577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