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说,敌后战场不打大会战?

1938年秋,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趴在牛道岭的芦苇荡里,手指冻得发僵也不敢动。

对面河滩上,清水喜代美少佐的辎重队正在渡河,钢盔在晨雾里闪着寒光。

身边的战士老张悄悄摸了下子弹袋,里面只有七发子弹。

"参谋长,这仗咋打?"唐延杰咬着后槽牙:"等他们过半,往死里打!"这不是电视剧,是真事儿。那年头八路军穷得叮当响,整个129师一个月才30万发子弹,平均到每个战士头上还不够打两场CSGO的。正面战场的国军打太原会战时,7500万发子弹说扔就扔,够八路用二百多年。

聂荣臻接手晋察冀军区时差点没背过气去。好家伙,部队里步枪口径足足十三种,战士们打完自己的子弹就得满地找鬼子掉的弹药。缴获一支三八式步枪?比现在中彩票还难!鬼子那边可不含糊,《北支方面军作战记录》写得明明白白,扫荡一次就派两万多兵力。有人觉着游击战就是躲猫猫,那是不知道八路军当年有多难。有个老兵说过:"咱这不是打仗,是拿菜刀砍坦克!"

清水河那仗打完,唐延杰被抬到白求恩那儿做手术。弹头离大腿动脉就三毫米,白求恩边取弹片边嘟囔:"你小子差点让中国少个参谋长。"唐延杰倒惦记着没抓住鬼子将军,躺担架上还念叨:"可惜了那把手枪..."这场仗炸了五十箱弹药,够游击队活俩月。代价是三个排的兄弟没回来。吕正操那边更惨,六个战士前赴后继往机枪点上冲,就为抢一挺歪把子机枪。现在网上有人嚼舌根,说敌后战场光会躲,让他们试试人均十发子弹打鬼子?

看看当年的账本就知道多心酸。百团大战那会儿,八路军干掉一个鬼子只要三十发子弹。国军在宜昌得打两千发。1939年游击队有份报表写着,七千发子弹换三十六个鬼子,平均每四颗子弹就得搭条人命去佯攻。杨成武手下有个小战士,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时,兜里还揣着张欠条:"娘,儿欠村里三斤小米..."这叫躲着不打?这叫拿命在拼!

纪念馆里那些生锈的三八式刺刀不会说话,可数字骗不了人。聂荣臻当年说得实在:"没枪没弹,拿啥打大会战?"现在有些人坐空调房里指点江山,怕是不知道当年的战士连鞋都穿不上。有个老照片,寒冬腊月里游击队员脚上缠着破布,趴在雪地里一趴就是一整天。你说他们不想打大仗?是实在打不起啊!

那年月打仗跟现在不一样,没有补给车队,没有空中支援。冀中平原上的老百姓传着句话:"八路军有三宝,破枪草鞋秫面馍。"就这条件,硬是把鬼子拖在华北脱不了身。1940年打铁路,游击队没炸药,把铁轨螺丝拧了扛回来造土枪。有个连长说过:"咱这打法,就像叫花子啃骨头,一点一点磨。"后来统计数字吓人一跳,光冀中地区就破坏了上千公里铁路。

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349457.html

QQ咨询

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