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年基业易主!法院裁定国资出局,全部股权划转完成
国资一分钱没拿到! 10.07亿接盘款全被法院划走
70年国企招牌一夜易主
2025年8月,一份法院裁定书送到了上市公司启迪药业。
白纸黑字写着:国资控股股东启迪科技的所有股权,被强制划转给了一家民营企业——湖南赛乐仙。
这场交易的价格是10.07亿元。
但讽刺的是,作为原主人的国资,一分钱都没落着。
这笔巨款直接被法院拿去抵债了。
一家固守了70年的国企江山,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换了主人。
启迪药业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。
但说起“古汉养生精”,很多中年人肯定有印象。
电视广告里那句“给你精气神”,曾经响遍大江南北。
如今,打广告的人自己先没了精气神。
故事要从70年前说起。
1956年,湖南衡阳冒出一家小厂子,叫衡阳市国药第一加工厂。
计划经济年代,它主要生产虎骨片、健脾丸这类传统产品。
厂子不大,日子也紧巴巴的。
熬到改革开放,老产品卖不动了,厂子差点关门。
转机出现在1984年。
一个叫申甲球的人当上了厂长。
他嗅到了中国保健品市场即将爆发的商机。
听说湖南中医药研究所从马王堆汉墓的医书里研究出了新配方。
他立刻找上门。
你猜买下这个千年古方花了多少钱?
才2.4万元。
但改造生产线需要大笔投入。
申甲球跑断了腿,磨了半年才筹到钱。
1986年,“古汉养生精口服液”正式投产。
谁也没想到,这个用汉代秘方捣鼓出来的补品,一炮而红。
它横扫各大展销会,奖杯拿到手软。
濒死的药厂瞬间活了过来。
申甲球趁热打铁,又推出葆春栓、西汉古酒等系列产品。
到1992年,这家小厂年营收冲到了3600多万元。
那是属于保健品的黄金年代。
和后来靠儿童营养液起家的娃哈哈一样,古汉养生精成了企业的摇钱树。
1993年,厂子改制为衡阳中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。
三年后,它成功登陆深交所,股票简称“湘中药A”。
一家地方小药厂,就这样成了资本市场的新贵。
上市第二年,公司改了个更响亮的名字——古汉集团。
不光是为了突出“古汉养生”的特色。
它还收购了西药业务,不能再叫“中药实业”了。
但“古汉集团”这块牌子也没挂多久。
2000年,清华紫光宣布进军生物制药。
衡阳国资想着,背靠名校或许能让企业更上一层楼。
于是把控制权卖给了清华紫光。
地方国资变成了名校校办国资。
移交时,衡阳方面提了两个要求:保留“古汉”字号,注册地留在衡阳。
清华紫光接手后,公司改名“紫光古汉”。
可除了名字和股东变更,其他一切照旧。
卖的依然是古汉养生精,市场还是围着湖南打转。
整整二十年,清华系没给这家老企业带来任何突破性改变。
2020年,国家推动校企分离改革。
清华系把股权转给了旗下平台“启迪科服”。
启迪科服引入了多个地方国资股东,形成“多元国资”格局。
听起来阵容豪华,实则陷入无人负责的窘境。
公司再次更名,叫启迪药业。
目标是摆脱对单一产品的依赖,开拓更广阔的制药领域。
可惜启迪科服只是个投资公司,根本不懂怎么经营实体。
知道该转型,但不知道该怎么转。
折腾几年,转型没成功,自己先扛不住了。
从2023年开始,启迪药业业绩急转直下。
当年就陷入亏损。
到2025年第一季度,营收同比暴跌15%。
照这个趋势,全年营收可能连3亿都守不住。
其实危机早有苗头。
2022年,控股股东启迪科技自己发行的债券还不上钱了。
所有股权被法院冻结。
这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。
2023年,法院开始拍卖这些股权。
直到2025年,湖南赛乐仙以最高受让人的身份拿下了全部股权。
公开资料显示,接盘的湖南赛乐仙背后实控人叫江琎。
随着股权划转完成,这家兜兜转转70年的国企,彻底告别了国有身份。
它在财报里把古汉养生精归为“补益养生类中成药”。
可无论怎么分类,都改变不了核心产品老化的事实。
财报显示,公司在营收停滞的情况下,销售和管理费用却连年攀升。
产品越来越难卖,钱越花越多。
七十年前从一家小加工厂起步。
靠着一个汉代秘方闯荡江湖。
经历过保健品市场的狂飙突进。
也熬过了上市后的风风雨雨。
从地方国资到校办国资,再到多元国资。
最终在法院的一纸裁定下,所有股权被强制划转。
那句曾经响彻电视的广告语,如今成了企业命运的注脚。
“古汉养生精,给你精气神! ”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3381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