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队已成定局!福建放弃本地小将!曾轰广东24分成绝唱
福建男篮夏天搞重建那会儿,有人提了句:翁金郎这娃咋没动静?
隔了俩小时,官方发了个和平分手,像极了情侣吵完架,谁也没留门,谁也没说话。
你要是新球迷可能不认识他,但要是老福建的,谁还没在那场打广东的比赛后喊过:这小子能打啊!
13投10中,三分7中4,24分2板多对称的数据,多有未来感的一夜。
可惜,就那一夜,后面全黑屏了。
不夸张,他的高光就像一个没有后续的彩蛋。
你还没看够,字幕已经走完了。
这事其实不复杂,伤、胖、没球权三把匕首全扎中了。
先说伤,十字韧带+内侧副韧带撕裂,不是说你贴两片云南白药就能上场的。
2023年那场对吉林,他在防守中膝盖扭了一下,结果整个赛季直接交卷。
再说状态,复出之后全运会一亮相,球迷一看:哟,这身板咋走形成这样了?
发福这事吧,你练得不狠、吃得不收,真的是一晚上的事,尤其对一个小体型后卫,跑不起来就是判死刑。
还有最后一刀,叫新政下的凯撒标准。
你可以没名,但不能没战斗力。
你可以不爆发,但不能不拼命。
而翁金郎,既不能跑,也不瘦,伤病隐患还大。
凯撒看一眼体测报告,直接摇头:不合格,pass。
其实没人讨厌翁金郎,他也不是那种脾气差、不配合的球员。
福建当年亲手把他从青训基地拽出来,晋江出品,正宗本地人。
按理说,留一席之地,哪怕做第12人,也合情合理。
但CBA早不是讲情怀的地方了。
更直白点讲球队下赛季目标是季后赛,你留个连场均登场时间都撑不起来的本地情怀标志,是为了什么?
等他爆发?
还是指望他减肥成功?
当年打广东那场球,真的挺震撼的。
福建那会儿没啥大牌,全靠几个年轻人咬牙死撑。
翁金郎一个人突突突地冲,三分线外也敢投,内线也敢撞,防守也敢扑。
那时候他的脸上写着两个字:不怕。
可惜,就怕后面都没了。
没了后续表现,没了机会,最后连合同都没了。
他最被记住的,是被裁员前那场24分的回忆。
你说讽刺不讽刺?
福建球迷不舍是真的,有人在评论区里打了句:能不能再等等他?
但现实不是电视剧,导演不会喊停,更不会安排反转剧情。
凯撒这边组的是季后赛冲击队,已经搭好车,就等发车。
翁金郎这边拖着个没恢复好的膝盖,连跑道都上不了,怎么给他一个位置?
球迷当然希望在自己家门口成长的孩子能被看见,可球队需要的是结果,不是回忆。
更现实的,是野球场的大门早就为他打开了。
那些说落魄的,不妨想想现在的野球环境。
有人直播,有人赞助,有人出高价请你打一场;只要你还能砍分,哪怕一条腿不灵光,也有地方让你表演。
前段时间有传闻说他要去打野球联赛,现场有奖金、有女球迷尖叫、有品牌蹭热度,他未必混得差。
唯一的是,他自己能不能放得下CBA的执念。
福建这几年洗牌洗得不留情面,青训球员像装配线上的产品,不合规格就丢。
有人问,为什么宁愿用外援、不稳定的新秀,也不愿意给本地娃多点耐心?
这问得太温柔了,换我来说:你看哪家企业还在用老员工培养感情?
干不了活、出不了成果,老板不会听你讲成长故事的。
现在就看,翁金郎下一个24分,在哪场出现了。
如果是野球场,那也不错。
如果是在短视频平台,那也行。
但别让那场对广东的24分,成了职业生涯的终点碑。
这年头,能在职业赛场留下一场值得回忆的比赛,已经不容易了。
但能从那场走出来、活出后面的剧情,才是真的难。
你说他会回来吗?
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的是,他的故事还没完。
只不过,这一页纸,CBA不写了,轮到他自己接着写了。
http://minhaas.com/chanpinzhanshi/2608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