溢价YU7已流入二手市场!有车商坦言:没二手SU7赚得多
### 引言
你知道吗?一款刚上市的汽车,仅仅18小时就卖出了24万台,直接把全年的生产计划给“榨干”了!这不是科幻片,而是小米最新推出的YU7创造的奇迹。眼下,订单数字还在疯狂攀升,有人估算已经突破30万台大关。可问题是,这么多人抢着买,车却没那么多,排队等车最长得熬14个月!这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?小米是怎么把一辆车变成“网红”的?更关键的是,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?别急,咱们慢慢聊。
### 第一高潮
一上来就得说,这事儿可不是只有“人气爆棚”这一面。支持者们拍手叫好,觉得小米YU7简直是国产汽车的骄傲,价格亲民、性能炸裂,买到就是赚到。可另一边,反对的声音也不小,有人直言:“这不就是营销噱头吗?产能跟不上,订单再多也是空头支票,买车像买彩票,排队等到花儿都谢了!”更有意思的是,二手车市场已经开始“倒卖”YU7,价格还比原价高出一截,这正常吗?先别下结论,咱再挖深点,看看这热潮背后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?
### 发展过程
要搞清楚这事儿,咱们得一步步来。先说说小米YU7的“出生”:6月26日一发布,18小时锁单24万台,刷新了汽车行业的记录。到7月21日,订单据说已经逼近30万台,简直是“卖疯了”。但产能呢?小米现在只有一期工厂在运转,5月份拼了老命也才交付2.8万辆一个月,算下来全年最多也就20万台出头,剩下的车主只能干等着,最长的60周,换算一下就是14个月,相当于从今天等到明年夏天!
再看看各方怎么说。小米官方表示,交付时间只是预估,工厂还在加班加点,争取早点交车。但不少车主不买账,在网上投诉:“下单时说8月能提车,结果一看排到2027年,这不是忽悠人吗?”还有二手车商跳出来唱反调:“现在车少,溢价卖还能赚点,等产能一上来,价格肯定得崩。”而普通老百姓的反应更直接,有人调侃:“这车是好,可等车的时间够我再攒一辆车的钱了!”你觉得谁说得有道理?
### 第一低潮
表面上看,这股热潮好像在慢慢降温。7月6日,小米YU7首批交付启动,部分幸运儿终于拿到了车钥匙。网上投诉的声音也少了一些,毕竟有车交总比没车强。广州一些二手车行更是忙得不可开交,懂车帝平台显示,7月21日一天,广州挂牌的二手YU7从87台涨到91台,车商们直呼“手慢无”。一位叫啊玲的车商透露,她半个月已经卖出4台YU7,占了店里大半生意。虽然每台车溢价1万多,但扣掉各种费用,实际到手也就几千块,利润远没想象中高。
但这平静下面,其实暗流涌动。反对的声音依然没停,有人质疑:“二手车溢价卖,到底是市场规律还是有人故意炒作?”还有人担心,等小米二期工厂投产,车一多,价格一跌,这些车商的好日子就到头了。更别提还有一大堆车主在等车,订单积压得像一座大山,稍微处理不好,口碑可能就得翻车。这事儿,真能这么简单过去吗?
### 第二高潮
就在大家以为事情会慢慢平息的时候,剧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!你知道吗?有媒体爆料,小米YU7的交付顺序存在“信息不透明”的问题。不少车主6月26日当晚就下了单,以为能赶上8月首批交付,结果几天后发现自己排到了2027年!这让很多人炸了锅,纷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开炮:“小米这是故意误导消费者,抢订单的时候不说清楚,交了钱才知道要等三年!”这一下,矛盾直接被点燃,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论彻底白热化。
支持小米的人觉得,订单多说明车受欢迎,产能问题迟早能解决,抱怨的人就是没耐心。可反对者不干了:“买车不是买期货,等三年谁受得了?信息不透明就是不尊重消费者!”更扎心的是,二手车市场还在“趁火打劫”,一辆YU7加价1万到2万,买现车的几乎都是经济条件好的“土豪”。这让普通车主更气:“凭啥有钱人能插队,我们就得苦等?”还记得前面埋下的疑问吗?热潮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?现在答案是不是有点眉目了?
### 第二低潮
经过这一波争吵,事情表面上似乎缓和了一些。小米官方回应称,交付时间会动态更新,二期工厂7月投产后,产能会大幅提升,设计年产15万辆,爬坡速度比一期还快。算下来,今年内有望消化掉大部分订单。车主们的怒气好像被暂时压下去了,二手车商也还在抓紧时间捞金,毕竟8月可能是红利期的转折点,之后车一多,利润就薄了。
可问题远没解决。二期工厂投产听着美好,但真能按计划跑起来吗?万一遇到设备调试或工人招聘的麻烦,交付时间再拖怎么办?更别说,三期工厂的规划才刚起步,6月小米刚拍下一块地,离投产还早得很。而车主和官方的分歧也在加深,有人要求退定,有人坚持要等,网上吵得不可开交。另一边,二手车商和普通买家的矛盾也没解开:一个想多赚,一个嫌贵,双方都觉得对方不讲理。这事儿,真的能有个圆满结局吗?
### 写在最后
说白了,这事儿看着热闹,其实问题一大堆。咱站在反对者的角度想想,小米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“高明过头”了?订单量吹得天花乱坠,产能却跟不上,搞得车主等得心焦,投诉满天飞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画大饼”吗?前面说信息不透明,后面又说会动态调整,咋感觉前后自己都打脸呢?当然啦,咱得“夸”一句,小米营销确实牛,车还没造多少,热度先炒上天了,这种本事真不是谁都有的,就是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把饼画圆喽!
### 小编想问
小米YU7这波热潮,到底是国产汽车的骄傲,还是营销噱头的“杰作”?支持者说这是实力证明,反对者却吐槽产能不足、交付忽悠,买车像买彩票。你咋看?是愿意排队14个月等一辆“网红车”,还是觉得这溢价和等待根本不值?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!
http://minhaas.com/yaoshiyulejieshao/2734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