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讨论了江苏的苏超联赛如何迅速崛起,甚至让球迷抢票的难
这篇文章讨论了江苏的苏超联赛如何迅速崛起,甚至让球迷抢票的难度超过了卡塔尔世界杯。
写得相当生动,尤其是对观众规模和票务情况的描述。
苏超最近的比赛吸引了大量观众,比如6月29日苏州与扬州的比赛,现场竟有43617名观众,创下了苏超的观赛纪录。
这场比赛让苏超的现场观众人数首次突破4万,令人惊叹。
与之相比,中超的场均观众人数仅为24449人,且只有大连、北京和成都的部分球队能超过4万。
英超、德甲等顶级联赛的平均上座率也大多在3万到4万之间,而苏超用一座球场的力量,反而打破了这些联赛的年度记录。
在短短两周内,苏超的单场观众数从2万提升到4万,场均观众数也由最初的7000多攀升至25802人。
这次苏州与扬州的比赛表明,观众数量的上限其实是由场馆的容量决定的。
昆山市的奥体中心可容纳4.5万人,按照不超过80%座位的售票限制,这场比赛的上座率已经非常理想。
这是江苏省唯一一座符合国际足联A级比赛标准的专业足球场,意味着它有能力承办世界杯的小组赛。
此外,苏超的抢票现象也颇为火爆。
根据数据,这场比赛的抢票人数竟然高达144万次,抢票时的微信流量也接近3亿。
球票销售的火爆导致赛事冠名方江苏银行的App下载量激增,甚至流传着用户需要购买600万的理财产品才能获得门票的传言。
不过,票源紧张,让很多想要入场的球迷不得不面对“幸福的烦恼”。
一位南通的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坦言,自己连票都拿不到,很多人争相抢票的情况让他感到无奈。
南通队在比赛中保持全胜,观众申请门票的数量相当惊人,第一场比赛时就有70万人申请,而现场仅有2000多个座位可供观众入场。
目前,抢票的渠道多种多样,从南京到南通,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立的抢票方式,市民们通过各种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进行购票。
然而,尽管渠道多,却并不意味着抢票容易,很多球迷甚至不得不求助于黄牛,价格从原价20元飙升至100-400元,此外,假黄牛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
苏超的火爆还吸引了不少外省观众,抢票竞争愈发激烈,尤其是一些热门比赛,门票往往在开售瞬间就被抢光。
比如南京队与苏州队的比赛,70万人在线抢票,仅仅开票就秒空,扬州与泰州的比赛门票也瞬间“缺货登记”。
票务的紧张情况引发了很多商业机会。
比如江苏银行的赞助策略,通过门票促进App的下载和用户增长,效果显著。
随着苏超的热度不断攀升,很多赞助商也纷纷希望通过门票获得曝光机会,甚至有人愿意为门票支付高达300元的“邀请函”。
从整体来看,苏超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,也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前景。
除了银行,其他赞助商也在为赛事投入重金,争取在现场曝光,尽管这些赞助商从中获得的直接利益有限,但流量价值和品牌曝光无疑是他们的主要目标。
不过,票务的稀缺也引发了不少问题,特别是普通球迷对席位的分配感到不满,很多票被赞助商和内部员工占走,导致大多数球迷无法入场。
尽管江苏警方已经对黄牛现象展开了打击,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。
总的来说,苏超的成功堪称一场商业奇迹,以其灵活的运营模式和强大的观众基础,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体育盛宴。
不过,如何在保持公益性质和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,以及如何进一步规范票务市场,将是苏超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。
http://minhaas.com/yaoshiyulejieshao/219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