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面临挑战:美国援助导弹,英国订购五千枚
特朗普忽然之间态度大转弯,明明对白俄罗斯普京表达了不满,强调要恢复对乌的军事支援。一直以来,他都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冲突,可突然之间就变了脸,这是为什么呢?其实,原因很简单,特朗普之所以会改变立场,根本原因还是他自己没办法兑现当选后要快速结束战火的诺言,因为目前乌克兰的局势实在太危急。7月3日深夜,特朗普和普京的通话,竟然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暴。
当普京坚持乌克兰必须接受乌东四州被吞并的现实,并且永远放弃加入北约的时候,特朗普原本想当“和平使者”的幻想一下子全破灭了。特朗普试图施压乌克兰,结果没奏效,同样也没法管住普京,结果战略上栽了跟头,还挺恼火。对普京来说,特朗普态度变了,这就意味着整个西方阵营又会团结起来,一起对付俄罗斯,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。
1
俄乌局势骤然变天,出现了又一个转折点。特朗普对俄态度的大幅度转变,导致原本有些松散的西方阵营竟然再次凝聚起来。7月8日,特朗普直言对与普京的通话感到非常失望,紧接着白宫和五角大楼宣布重启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。这一系列动作成了一个关键的信号,也标志着特朗普执政半年内,他对俄乌冲突立场发生了根本变化。特朗普的突如其来的立场调整,也意味着俄乌局势再次迎来新的转折。
7月10日,特朗普透露了援助乌克兰的细节,说“我们正在往北约运送武器。他们全额支付,北约会把这些武器交给乌克兰。”五角大楼也宣布,第一批恢复运送的武器中,有乌军非常需要的155毫米炮弹和用在HIMARS上的精确制导火箭弹。之前,特朗普站在俄罗斯那边,经常给乌克兰施压,促使他们妥协,这也让西方阵营的立场变得分裂。可是,现在特朗普改变了立场,这让整个西方的队伍又重新团结起来了,对俄罗斯来说,这可不是个好消息。
2
美国早就把导弹储备到位了,西方这边军队集结得挺密集,全面升级对乌援助的行动。美国已经准备好要提供爱国者导弹给乌克兰,还说会继续储备导弹支持乌克兰。不过美国采取了个挺灵活的做法,就是把武器先供给北约国家,然后再由北约成员国转交给乌克兰。美国的解释是,从德国调武器到乌克兰,比从美国的工厂直接订购然后运过去要快得多。
具体的安排是,欧洲盟国先把库存里的武器转交给乌克兰,然后美国再向这些盟国出售补充装备。至于美国为什么不直接把武器给乌克兰,主要还是因为乌克兰根本没钱。美国向北约盟国提供武器,盟国得全额付钱,而他们也只会从乌克兰那边收到欠条。这种“武器轮转”的做法,既能加快援助的速度,又能分担成本,一方面帮助美国的军火厂获利,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美国垫付资金的麻烦。
美国援助导弹成了风向标,英国率先拿出了个惊人的承诺。7月10日,在罗马举办的乌克兰国际会议上,英国和乌克兰签订了一份历史性的协议:要向乌克兰提供5000枚防空导弹。据了解,英国已经拨出专项资金来采购这批导弹。这些导弹由北爱尔兰的Thales公司生产,包括70毫米FZ275 LGR和Martlet防空导弹,主要用来对付无人机、直升机啥的空中目标。
这批导弹价值将近25亿英镑,也就是34亿美元左右。英国还打算送给乌克兰350枚ASRAAM导弹。把这5000枚导弹一部署,肯定会给俄罗斯无人机之类的空中目标带来不少麻烦。德国也不含糊,要帮乌克兰提供两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而美国雷神公司也加快了“爱国者”拦截弹的生产,为欧洲盟友补充库存。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苏纳克发表了联合声明,说两国会派出联合部队去乌克兰,人数可能达到“5万人”,可以搞大规模行动。法国还打算组建一支30万联军,将来要把部队驻扎在乌克兰。
3
普京面对的最大挑战来了,俄罗斯在北约新一轮的包围之下,可能会失去目前在战场上的一些优势。毫无疑问,北约和其他西方国家突然团结一致针对俄罗斯,显然成了普京的一次真正考验。按他自己的部署,目标是通过快速取得战场胜利,为最终的和谈争取有利条件,达成自己预期的战略目标。俄罗斯国防部宣布,今年4月收复了库尔斯克,6月全面控制了卢甘斯克,还在顿涅茨克和苏梅等地区取得了重要的突破。
可以说,俄军锐不可挡,目前正围攻红军城,随时可能攻占这个重要据点。不过,在北约加强介入的情况下,俄军的攻势会受到一定压制。同时,俄罗斯的经济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,军费开支已经占到GDP的6.3%,财政支出占了41%,都逼近极限了。
普京本打算在2026年前把军费减少10%到15%,主要是为了减轻财政压力,也让民生好过点儿。可这次,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加大了,肯定会影响他这个计划的落实。7月10日的罗马峰会,重点就放在了“切断”俄罗斯“影子船队”以及“第三国供应”这两块,意在从根儿上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和财政。所以,普京脸上也得挺着,面临不小的考验。
http://minhaas.com/yaoshiyulejieshao/1186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