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第三轮谈判:必须谈却又无话可谈?

俄乌第三轮谈判:必须谈却又无话可谈?

边炸边谈!俄乌第三轮谈判卡在“硬骨头”上,普京乌梅罗夫互相喊话释放信号,战场硝烟却越来越浓。俄罗斯刚移交六千具乌军遗体换来谈判承诺,乌克兰转身就用无人机炸毁俄军苏-34战机;当导弹还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收割人命时,两国国防部长却说要谈和平协议。这种撕裂的画面正是第三轮谈判的真实困局——双方举着橄榄枝的手还沾着对方的血。

战场炮火盖过谈判倒计时

当普京6月27日在明斯克宣布“准备谈判”时,克里米亚的俄军机场正被乌克兰无人机火光照亮;同一天乌防长乌梅罗夫喊话要“推进领导人会晤”时,他身后赫尔松州的能源设施正被俄导弹打成废墟。三年多的战争教会所有人:谈判桌上的话远不如战场炮声真实。

俄军集结十一万兵力在边境蠢蠢欲动,乌军则把朝鲜援兵推到前线当肉盾。这种时刻谈停火?崔洪建教授看得透彻:“战场形势始终缓不下来,谈判创造政治条件的土壤根本不存在” 。更讽刺的是,前两轮谈判的成果——战俘交换和遗体移交,反而成了此刻拖延的借口。普京坚持必须先完成遗体移交程序再谈 ,乌方则强调“人道问题讨论完才推进领导人会晤” 。双方举着人道主义的挡箭牌,实际在给调兵遣将争取时间。

不得不谈的三大残酷真相

为什么打得眼红还要坐回谈判桌?背后藏着三个冰冷算计。

一是士兵真的打不动了。三年消耗战让两国军队像跑马拉松的伤兵,俄军被迫延长服役期到两年,乌军忙着涨军饷稳住士气 。崔洪建说得直白:“师老兵疲的状态只能靠谈判换喘息” 。

二是人道合作这张遮羞布不能丢。当俄军向乌克兰移交六千具遗体、乌军接收三百名战俘时 ,这种血腥交易需要谈判机制维持。一旦彻底撕破脸,连交换尸体的通道都会关闭。

三是美国举着鞭子督战。泽连斯基刚在6月底的北约峰会上夸赞特朗普“非常友好” ,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讨要爱国者导弹的表演。乌防长乌梅罗夫更直接警告:拒谈会遭美国“惩罚” 。对普京而言,顶着西方制裁谈总比完全孤立强。

硬骨头啃不动的死结

人道议题耗尽后,真正要命的议题浮出水面——普京坚持要“消除危机起因” ,乌方死守“主权完整”底线。两轮谈判交换的备忘录草案被普京亲口承认“内容截然相反” ,这种差距不是靠土耳其提供的会议室能填补的。

更麻烦的是战场干扰谈判的恶循环。6月29日乌军袭击俄空军基地毁了两架苏-34战机 ,这种行动立刻会让俄方在谈判桌提高要价;而俄军三日内两次袭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,又逼着乌方摆出更强硬姿态。外交学院李海东教授点破现实:“乌方谈判表态更多是在困境中的外交表演” 。

连谈判地点都成了博弈筹码。普京点名要在伊斯坦布尔谈 ,乌方却警惕明斯克——当年《明斯克协议》的苦头吃够了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虽自荐当东道主 ,但谁都知道没有美国参与的谈判都是走过场。

谈判代表们可能再次坐进土耳其的会议室,但战场上每声爆炸都在掀翻谈判桌。当普京坚持要乌方接受“消除危机起因”才算停火,当乌梅罗夫举着“尊重主权”的牌子讨价还价,第三轮谈判注定成为聋子的对话。真正的问题是:美国军火商和俄罗斯石油寡头们,真的愿意让这场生意结束吗?

http://minhaas.com/xinwendongtai/61006.html

QQ咨询

QQ: